奥运会logo设计起来,怎么就这么难?+ 查看更多
1913年 ,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皮埃尔·德·顾拜旦,创造了世界上最易于识别的标志之一。五个彩色的环环环相扣,代表着参赛的各大洲和"各国的旗帜"团结在一起进行体育活动,其象征意义简单明了,易于理解。
一个好的logo能以有效的视觉方式传达信息,而顾拜旦设计的logo无疑实现了这一点。它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标志的基础。
由于下一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24年在巴黎举行,我们不妨看看这第一个设计自己的奥运会标志的城市。1924年巴黎奥运会的logo是一个盾牌,上面是简单线条画的船,然后再叠加了难以辨认的文字。以其标志性的 "I heart NY "logo而闻名的美国传奇平面设计师米尔顿-格拉瑟称其为一个 "糟糕的开始"。
巴黎并不是唯一一个为创造一个令人难忘的logo而努力的城市。奥运会logo的历史表明,实现奥运会精神和主办城市精神之间的平衡并不容易。有几个城市在这方面做的很好,但多年来也有一些logo要么缺乏足够的文化感染力,要么褒贬不一。
视觉简约
从20世纪30年代起,现代主义 "少即是多 "的设计理念影响力越来越大,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logo也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种简约的视觉设计风格。
上一届东京奥运会(1964年)的logo,由龟仓雄策和胜见胜设计,以一个红色的太阳配上金色的圆环和大胆的字母为特色,完美地体现了这种极简主义风格。米尔顿-格拉塞称这是他最喜欢的奥运会标志,因为 "各部分的配合 "清晰而简单。

对许多人来说,"少即是多"的设计方法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达到了顶峰。设计师奥特·艾歇尔,在奥运五环下,设计了一个光芒四射的黑白螺旋。
不过,和所有的现代主义设计一样,艾歇尔的设计也受到了一些批评,比如"在视觉上过于素净"、"文化象征性不够强"。
文化认同与体育
当然,也有一些logo设计的很成功,在城市文化体现和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中实现了平衡。
例如,1968年墨西哥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标志,通过结合当代和墨西哥民间艺术,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征,因而受到广泛的推崇。重复的线条图案和明亮的颜色,了一个可以为电影和电视制作动画的迷幻的现代标志。

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logo是一个花哨的彩色锯状图形的组合,首次发布时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。但在英国队表现出色,赢得了65枚奖牌之后,这个年轻的、以涂鸦为灵感的标志以及其奇怪的独眼吉祥物重获了大众的喜爱,被认为是一场不错的尝试。
Asao Tokolo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设计的标志,靛蓝色的格子图案十分精致,表现了对日本传统的尊重。
下一届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也将共用一个标志。但目前设计专家对将金牌、奥运圣火和玛丽安娜(法国共和主义的象征)结合到logo中的尝试却不甚满意。不知道后续是否会有反转出现?

